近年来,若羌县把发展戈壁农业作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引擎,把戈壁荒滩当作“聚宝盆”,坚持把戈壁农业作为传统非耕地设施农业的“升级版”,通过对无效资源的有效利用,达到高效产出。
近日,记者在若羌县盛世羌农设施农业基地看到一座座大棚整齐排列,棚内技术人员正忙着培育圣女果、水果黄瓜等幼苗,一派忙碌景象。
“若羌县盛世羌农设施农业基地已经种植完成81座大棚的西红柿、4座大棚的草莓,21座其他瓜果蔬菜,所有棚内全部采用了黄沙栽培模式种植。预计到12月10号左右可以采摘。”若羌县盛世羌农设施农业基地技术人员宋印涛说道。
着急就业的阿依尼戈尔·艾山江,得知盛世羌农设施农业基地的招工通知令她欣喜不已。“来到这薪资待遇也不错,不仅可以在这边就业边学习蔬菜种植技术,以后还可以自己承包大棚,种植产出蔬菜由企业统一销售,为我们提供了增收致富新路径。”作为临时工的她开心地说。
“我们设施农业基地的西红柿大棚每年每亩地产量在15-20吨左右,有8万多的产值,计划用10-15个温室大棚种植西红柿和黄瓜,用来供应若羌市场。其他农产品,以大生产为主,供往外地市场。”盛世羌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侯自涛说道。
据了解,若羌县盛世羌农设施农业基地的温室大棚是智能温室,用互联网手机操控,可以自动开启天窗、遮阳系统、保温系统和喷灌系统等。智能温室的出现,不仅促进了农业的增产增收,更是用科学的方式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环境。
盛世羌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侯自涛说:“我们大棚采用新型柔性复合保温材料,具有防水、阻燃、防霉、抗老化、抗紫外线、耐高温、防寒等特效,不仅使用年限能达到15年以上,而且造价只有传统大棚造价的四分之一。目前,我们的106座温室大棚已全部建成,并已投入使用,可直接带动就业300余人。我们在转变传统种植模式的同时,也确保了‘菜篮子’产品价格平稳,供应充足。”
此外,若羌县农业农村局为了保证农作物科学种植,组织相关技术人员深入盛世羌农设施农业基地进行跟踪服务。结合该基地生产实际状况,针对农产品花果管理、病虫防控、冻害预防等不同方面提出了具体技术指导。
“今年,县委、县人民政府筹措资金,引进建设单座面积占地3.3亩的新型柔性保温材料、钢架结构的日光温室106座,进一步提升了我县的蔬菜供应能力,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乡村振兴发展。该类型的日光温室比传统砖混结构日光温室性价比高,保温性和防火性好,建设速度快,可就地取材,对土地要求低,可广泛利用我县戈壁荒滩未开发利用的土地,不占用农业用地,当年建成可当年投产见效。”若羌县农业农村局农艺师苏勇宏说道。
若羌独特的光热资源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和工业新城的崛起,为设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。通过基地建设、政策引导、项目扶持,促进农业提质增产,农民增收致富,并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,统筹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生态保护,稳步推进农业发展,走出一条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新型道路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